关于2018年度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产业技能类申报人选的公示公告
发布时间:
2018-04-28 08:51
根据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做好2018年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产业技能类申报工作的通知》(鲁人社字〔2018〕73号文)要求,为进一步增强选拔工作的透明度,广泛征求意见,接受社会监督,现将申报人选予以公示。
公示人选:孙华静 女 北截金矿湿法冶炼工
公示期限:2018年4月27日—2018年5月2日
接访时间:上午:7:30—11:30 下午:13:00—17:00
接访地点:科技楼三楼技术中心
联 系 人:王佳
联系电话:15098678302
邮 箱:913242779@qq.com
山东中矿集团有限公司
2018年4月27日
附:
孙华静同志的基本情况
孙华静,女,中专学历,高级技师,是中矿集团北截金矿一名湿法冶炼操作工。该同志先后被集团公司评为技术能手、文明职工等称号,并于2016年分别获得烟台市首席技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技师荣誉,2017年获得齐鲁首席技师荣誉。
孙华静同志在氰化车间工作23年,在工作和学习中,熟练掌握了相关专业知识,通过以师带徒为公司培养了20多位岗位工,并提出进行多项技术革新方案,解决了生产上遇到的难题。
2012年,根据重力沉降基本原理和浓密机的基本运行规律,提出“降低浓密机转数,缩小静力平衡高度差”的方案,解决了浓密机底流放矿浓度较低,不能有效形成泥封的难题。
2013年,通过运用流体力学知识及现场工作经验,提出了“锁定频率,强制供风”的理论并应用于实践,解决了罗茨风机不能稳定供风,造成通风管路堵塞、浸出槽内积矿的问题。
2013年,运用化学动力学原理分析、结合多年工作经验得出“制约当前氰化浸出过程的主要因素是矿浆中的溶氧量并非氰化钠浓度”的结论,提出“低氰化钠浓度浸金”的改革提案经公司通过,试验完成后成功应用于实际生产,年可节省成本300余万元。
2016年,孙华静同志组织选氰冶技术创新小组对锌粉置换过程中的挂浆工艺进行试验性研究,提出了锌粉“自动挂浆工艺”,使金泥中锌粉含量降低10%以上,创造年效益20万元,获公司技术创新二等奖。
参加工作以来,先后完成了技术创新和小改小革20余项,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